以終為始的思維
可以改變你人生的很多事情
不管是學行銷,學粉絲頁經營,寫文章,還有教學等等,掌握以終為始的原則,基本上你已經成功一半了。
常常跟同學或朋友聊天講到一些上課的心得,就是會遇到教課的老師在該領域其實很厲害,不管是學識或動作,但上完他們的課,其實還是黑人問號,就好像老師厲害是他厲害,上完老師的課,你一定不可能跟老師一樣厲害,但自己好像也沒因此變厲害。
當然問題有很多面向,但我覺得以一個教學者的觀點切入來看,可以有三個層面:
1 教學者懂多少
2 教學者教出去多少
3 學生能夠吸收多少
教學者的內涵,本來就要一直精進是沒話說的。
而選擇教出去多少,當然是看學生程度跟時間,這個大家也通常會注意。
最常忽略的是學生能夠吸收多少。
舉幾個反例:
以為自己講的基礎學生都懂,不交代前因後果。
講專家的行話,但學生根本聽不懂。
堅持要用自己的SOP教,不懂變通。
動作方面,學生身體條件不適合還照操課表。
整體課程架構沒有邏輯,吸收不易。
老師表達或示範能力不夠好。
不會觀察學生狀況。
所以也許會造成有100分實力的老師,但只能把學生教會到60分。
但如果有80分的老師,可以把學生教會到70分,學生應該會想選擇,可以把他教到70分的80分老師。
所以身為教學者,除了不斷進修充實自己,如何更好的把知識傳遞給學生也是很重要的啊。
「教學的目標,永遠是讓學生更進步或被啟發,從來不會是自己的個人秀。」
#關於教學
#阿肯師閒聊系列
#kensyogalife